已有1条回答
儿子离家出走,肯定是家庭环境和氛围让孩子不愿意呆了。一方面有可能就是父母的关系,让孩子感觉没有容身之地。另一方面可能就是家长管教太严,孩子没有自己的独立空间。跟孩子好好沟通,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,家长要给予接纳和包容。
儿子不回家怎么劝
1、保持冷静
一旦孩子出现了夜不归宿行为,家长要头脑冷静,千万不要简单粗暴,找到原因,并与老师、同伴家长积极沟通,有的放矢。
2、给孩子机会表达自己意见
不要总是发号施令让孩子绝对的服从。一旦孩子有异议,不听话,轻则指责,重在打骂,让孩子皮肉受苦。这样孩子内心恐惧,在自己家中却总是让自己精神紧张兮兮,感觉在夹缝中生存,自然便会出逃。作为家长要充分给予他们话语权,要认真听他们说话,让他们表达。不要轻而易举地打击对方,不让对方发表自己的看法。
3、采取正确的方法
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,学会与孩子沟通交流,特别是对处于青春期的孩子。父母要用亲身经历来引导孩子,不要过多干涉他们的事情,让孩子主动向自己倾诉,使孩子有家庭归属感。
4、不要总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
孩子是一个独立个体,不是家长的所有物,不要总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,而是要多听听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。
儿子为什么不愿意回家
1、家庭环境不和谐可能让孩子感到压抑或不安。父母经常争吵、缺乏情感支持或过度控制,都会让孩子对家庭产生排斥感。家长应努力营造温暖、轻松的家庭氛围,减少冲突,尊重孩子的意见和空间。
2、孩子的情感需求未被满足,可能感到孤独或不被理解。父母忙于工作或忽视孩子的内心世界,会让孩子对家庭失去归属感。家长应多花时间陪伴孩子,倾听他们的想法,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,给予足够的关爱和支持。
3、社交压力或外部吸引力也可能让孩子不愿回家。学校、朋友或兴趣活动可能让孩子感到更有趣或更自由。家长应了解孩子的社交圈和兴趣爱好,引导他们平衡家庭与外部活动,同时鼓励他们分享在外的经历。
家长如何与孩子和平相处
1、好好说话
如果父母经常否定孩子、羞辱孩子,对孩子表示不信任,就会降低孩子的自我效能感。
孩子会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应对生活中的种种难题,当他遇到困难时,动机不足导致他难以主动寻找解决办法。
越是情商高的父母,越懂得耐心、冷静、有智慧地跟孩子好好说话,不但孩子乐于接受,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争吵,还有助于激发孩子的自觉行为。
与孩子好好说话,目的不是仅仅让孩子听话,而是让孩子能够更好地理解父母、听懂父母,从中得到触动和感染,激发自身的能量,从而更好地成长。
2、减少暴力
很多家长认为,打孩子就是家庭暴力。其实不然。对孩子使用语言暴力,将会影响孩子未来。
当父母生活不如意或是过得不开心时,就不自觉地把矛头对向脆弱的孩子,选择用威胁、恐吓、否定、抱怨的方式跟孩子沟通。
所以,远离“暴力沟通”的第一步,是父母要学会处理好自己的情绪问题。说几句狠毒的话,可能只需要1分钟,但留给孩子的却是一生的阴影。
不要再用语言伤孩子的心,断送孩子的前程。我们更应该用正面的、积极的、健康的、亮丽的角度审视孩子、肯定孩子、表扬孩子、激励孩子。同时,还应该清晰地认识到在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关键要素。
3、多鼓励
家长多鼓励孩子,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种认可,大部分的孩子都希望自己的付出可以得到家长的肯定,所以家长的鼓励能使孩子更加开心。
适当鼓励鼓励孩子不可以过于频繁,也不宜过于浮夸,这会使得家长的鼓励失去实际价值意义,因此当孩子气馁的时候,或者取得进步的时候,及时给出鼓励,这对孩子来说是最有用的。
家长鼓励孩子,要坚持鼓励。鼓励孩子并不是一次半次的事情,而是应该坚持在关键时刻都给孩子释放动力,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很重要的。
4、不乱发脾气
有远见的父母,都应告诉孩子:脾气,是一个人的武器。不滥用脾气,才能让自己的脾气更有价值。
我们对情绪的掌控,是孩子们成长中最重要的一课。唯有我们能驾驭情绪、控制情绪,孩子们才能学会不乱发脾气、不迁怒他人。
如果我们对自身要求极低,动辄因为小事责骂孩子,找家人出气,那么家会变成一个情绪的垃圾桶,孩子也会变成情绪的奴隶,被怒气牵着鼻子走。
所以,身为家长,想要与孩子和平相处,那就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问题,不乱发脾气是关键。